中秋節班會課件?中秋節一直被喻為最有人情味,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。月到中秋分外明,每年舊歷八月十五日晚,銀河微隱,桂香襲人,月下合家歡聚,共同賞月品嘗月餅,這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風俗。小小月餅,寄托著普通百姓樸素的愿望和親友間無私的關愛。時世變遷,曾幾何時,月餅的裝飾越來越考究,月餅變得不再單純,異化的月餅更像一種潤滑劑,那么,中秋節班會課件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中秋節一直被喻為最有人情味,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。月到中秋分外明,每年舊歷八月十五日晚,銀河微隱,桂香襲人,月下合家歡聚,共同賞月品嘗月餅,這是我國民間的傳統風俗。小小月餅,寄托著普通百姓樸素的愿望和親友間無私的關愛。
時世變遷,曾幾何時,月餅的裝飾越來越考究,月餅變得不再單純,異化的月餅更像一種潤滑劑,潤滑著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。吵吵嚷嚷所謂的月餅文化,其實已經背離了簡單淳樸的人之常情。珠光寶氣的月餅,是否依舊映照著純潔的月光?極盡奢華的月餅,是否還傳承著人世間質樸的關愛?
可就以上問題展開討論。
慶祝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(通用5篇)
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,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,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、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。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?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慶祝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(通用5篇)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慶祝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
活動目標:
1、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,在月餅上畫出圖案。
2、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,引起對中秋節活動的興趣。
3、愿意積極參加活動,感受節日的快樂。
4、了解節日的來歷,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,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。
活動準備:
材料:水彩筆、范例、紙環境: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活動過程:
1、回憶講述:我吃過的月餅是什么樣的?月餅上有什么?(鼓勵幼兒大膽講述)
2、幼兒、老師一起在三角形、正方形、長方形的圖形上畫出圖形,可以是自由的,也可以是按規律排列的
3、幼兒練習,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
4、展示講評:我畫的月餅
教學反思:
活動的開展,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,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,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,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。
我們的中秋主題班會4篇
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,大家都接觸過主題班會吧?主題班會除了要有好的主題之外,還必須注意形式的多樣和生動。那么,主題班會需要如何準備呢?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我們的中秋主題班會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我們的中秋主題班會1
活動時間:20xx年9月5日
活動地點:五年二班教室
參加人員:五年二班全體同學、班主任老師
活動目的:通過本次班會活動,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。在這個信息化社會里,應該擁護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,保留一點炎黃子孫傳統的東西。此外,借助于“團圓”,讓學生感受到親情、感情存在。
一、活動準備:
1、召集班委討論、決定班會程序,構思班會主題、內容,確定主持人;
2、根據班會內容確定班會骨干同學。
3、排練朗誦、合唱《水調歌頭·中秋》等節目;
4、學生查找有關中秋的信息。
二、活動過程:
1、主持人王雨竹、王殿臣開場白;
2、張靜軒同學朗誦《水調歌頭·中秋》;
3、講述中秋的由來、習俗;
4、講述身邊有關中秋的傳說故事;
5、有關中秋的民謠表演;
6、全班合唱《水調歌頭·中秋》;
7、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。
我們的中秋主題班會2
“我們的節日——中秋”活動計劃
一、指導思想:
了解民族的風俗,傳承民族的文化,弘揚民族的精神。
關于中秋節的主題班會:
一、活動目標:
1、通過收集資料了解有關中秋節的傳說風俗及有關的詩詞等。
2、以個人或合作的形式進行活動交流促進同學們主動參與,與人合作的技能。
3、通過了解中秋節的有關內容了解社會,風土人情,引領孩子走進中國的傳統文化,培養孩子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。
4、熱愛生活,樂于參與,勤于動手,學會與人相處,分工合作,體會活動帶來的快樂。
二、活動過程:
1、齊讀班會的主題,交流對主題的理解:(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,是團圓的日子,我們心里也會喜洋洋、甜滋滋的)。
2、中秋知識競猜:
中秋節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,我們能正確說出是哪三個節日嗎?(春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)。
中秋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,它有許多習俗,我們知道些什么習俗都可以說出來哦,看誰說的多?(拜月娘、賞月、吃毛豆芋艿、吃月餅等等)。
一、指導思想:
了解民族的風俗,傳承民族的文化,弘揚民族的精神。
二、活動目標:
1、讓學生了解中秋節,知道它的傳說、習俗。
2、通過中秋這個傳統節日,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,來弘揚民族精神。
3、讓學生懂得親情的可貴,能融入集體中,促進學生之間的友情。
三、活動準備:
1、歌曲:《但愿人長久》。
2、學生事先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。
3、學生進行才藝準備。
4、學生帶好月餅。
四、活動過程:
1、中秋習俗交流。
2、故事交流:《嫦娥奔月》《吳剛伐桂》《月中玉兔》。
3、表演節目
4、朗誦詩詞《水調歌頭--明月幾時有》
5、同學分享自己帶來的月餅。
五、活動小結
活動目的:
1、通過活動,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,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(書籍、報刊、網絡、他人經驗等)獲取信息的能力,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
2、學習中秋節文化,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。
活動過程
【活動導入】1、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,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?
2、那么中秋節的由來、習俗你們知道嗎?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中秋節去了解一下。
3、引出主題:“走進中秋”主題班會現在開始!
【活動一】中秋節由來
(一)中秋節簡介在唐代,中秋賞月、玩月頗為盛行。在北宋京師。
以上就是中秋節班會課件的全部內容,中國傳統節日在中國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,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體現。其中,中秋節是一個極具特色的傳統節日,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底蘊。在中秋節期間,家人團聚,共享月餅,賞月,祈愿團圓幸福。這樣的傳統習俗不僅加深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系,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與團結。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。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