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防班會活動記錄?消防班會安全知識要點那么,消防班會活動記錄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增強學生消防安全的意識,使其了解火災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。
讓學生學習相關消防法知識,了解各類消防安全標志的含義和作用,學會辨析生活中消防安全行為的正誤。
使學生掌握消防安全常識、撲救常識、滅火方法以及火場逃生技能,提高自護、自救能力。
加強校園消防安全建設,營造和諧、安全的校園環境,讓學生樹立關注并構建和諧安全校園的意識。
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有關家庭、校園安全方面的資料,如火災事故新聞等。
準備相關的課件,包含火災案例圖片、漫畫、消防安全標志圖案等。
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書寫“珍惜生命 安全第一”等美術字。
方式一:講述一個飯店由于消防設施不全,發生火災時既無消防器材又無疏散通道,造成人員擁擠混亂、死傷多人的悲慘案例,引發學生對火災危害的關注和思考。
方式二:開展猜謎活動,謎面為“紅彤彤,一大蓬,見風它就逞兇狂,無嘴能吃天下物,單怕雨水不怕風”(謎底:火),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。
消防標志學習:展示各類消防安全標志圖案,詳細講解其含義和作用,說明消防標志是一種指示性標志。標志分類如下:
火災報警和手動控制裝置標志,如消防手動啟動器、火警電話等。
緊急疏散途徑的標志,如緊急出口、疏散通道方向等。
滅火設備的標志,如滅火器、消防栓等。
具有火災危險性的地方或物資標志,如禁止火災、禁止用火滅火等。
其他類型,如禁止帶火種、當心觸電等。
火災原因與預防:團支書通過漫畫和圖片,詳細說明教室、宿舍防火涉及人身安全的預防措施,和全班同學共同學習高校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,如用電不當、易燃物管理不善等。
火災撲救與逃生
講解火災的撲救方法,包括滅火的四種方法,以及教室和寢室樓道上配有的泡沫滅火器的使用方法。常用干粉滅火器的使用步驟為:拉開安全銷,將皮管朝向火點,用力壓下把手,選擇上風位置接近火點,將干粉射入火焰基部,熄滅后并以水冷卻除煙。
介紹火場逃生的原則和方法,如面對大火要堅持“三要、三救、三不”原則。
“三要”: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環境;要遇事保持沉著冷靜;要警惕煙毒的侵害。
“三救”:選擇逃生通道自救;結繩下滑自救;向外界求救。
“三不”:不乘坐電梯;不輕易跳樓;不貪戀財物。
具體逃生方法:如果門窗、通道被火封住,可按當時具體情況采取以下措施脫離險區:
可以從別的樓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險區,熟悉高層樓房通向消防梯的通道。
住在較低樓層可以利用結實的繩索(如將被褥里兒、床單或窗簾布撕成條擰成繩),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,沿繩緩緩爬下。
如果被火困于二樓,可以先向樓外扔一些被褥作墊子,然后攀著窗口或陽臺往下跳;被困于三樓以上
以上就是消防班會活動記錄的全部內容,消防班會安全知識要點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。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